發布日期:2008-03-31 00:00:00閱讀:2296
昔日臭水溝,今朝風景秀。普陀區封閉型水體曹楊環浜2000年被評為上海市優秀示范河道,市民譽稱為上海第一個工人新村,曹楊新村的綠色項鏈。
曹楊環浜水環境綜合治理,通過工程治理、生態治理、環境治理、水質治理,取得了豐碩成果。“五十年代河成環,八十年代建護岸,九十年代休閑路,世紀之交風景線,水變清來地變綠,房變美來路變靜,紅橋垂釣有八景,美好家園人人愛”,八景是“山水小筑,鯉魚嬉水,花溪休閑,紅橋垂釣,曹楊健身,蘭園登舟,桂巷雕塑,拱橋香飄,這是幾十年治理的結晶。
歷年來,在區委和區政府高度重視下,區河道管理部門不斷加大對曹楊環浜治理和建設的力度,2003年11月16日在上海市水務局、河道(水閘)管理處領導的關心指導下,由中科院武漢水生環境研究所、水生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昆明滇池利用生物治理的首席科學家劉永定掛帥,組織曹楊環浜生物治水示范工程正式啟動。
首先采取沿浜截污,采取強制曝氣充氧,造流調制,形成環浜的重力循環流動,促進環浜全程水質均化和交換,加速整體水質改善。
構建水體自凈生態系統,種植沉水植物,選種暖季品種,有黑藻、苦草,冬季品種有菹草、黃絲草、伊樂藻等,以吸收和轉化底泥和水中氮、磷營養物,抑制水藻生長,為其它水生物提供生存環境,促進水體自凈。構建水下花壇,并種植挺水植物,選用優質品種的睡蓮,既能達到凈化水質,又能美化水面景觀,形成“水下森林”景觀,治理效果非常明顯。目前水質已達4類景觀水,部分水質指標已達2類水,曹楊環浜的水已清沏見底。
從2007年開始,區河道管理所對曹楊環浜“水下森林”景觀又進一步優化,注重專業養護管理,提出了保持水質優良標準,提升景觀,觀賞價值更高的要求。不斷完善不足之處,對水草過多,水體豐滿度不夠,水生花卉不夠美觀,景點布局不夠合理,作了調整安排,并采取了六大措施:
1、調整沉水植物群落的結構
在主要景點調整沉水植物種類,面積約4000m2。沉水植物以菹草、水盾草、狐尾藻為主。對沉水植物太密的水域,進行適當稀疏,夏季做好浮萍清理工作。
2、提高水生植物群落的功能
重視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態效益、觀賞價值,重點是:進一步篩選適宜于曹楊環浜自然環境的優質的水生植物種類;強調沉水、挺水、浮葉花卉景點的合理布局,及其與周圍景觀的協調;提高各類生態型水生植物的凈化水質功能和生態效益。
3、建設挺水花卉景點
(1)做好挺水花卉景點的維護和調整。設景點6處,主要布局在蘭溪路東橋、花溪路橋、棠浦路紅橋、曹楊新村街道辦、杏山路南橋、楊柳青路造流壩河段。挺水花卉以荷花、菖蒲為主,點綴梭魚草、花葉水蔥、花葉蘆荻等,總面積300m2,約占河道面積的2%,其中荷花面積約200m2。
(2)楓橋路紅橋河段,河中建30 m2淺水花壇,采取小花盆水栽(無土)方式,夏季和秋季以種植菖蒲為主,冬季和春季以種植菊花為主。
4、調整浮葉花卉景點
浮葉花卉以睡蓮為主,面積由原有的800 m2擴大至1300 m2,約占河道面積的5%。稀疏蘭溪路紅橋北側的睡蓮叢,植株每處面積不超過100 m2。其余水面,適當增加睡蓮景點,每叢面積10-20m2為宜。
5、補充魚類種群數量
補充魚類種群數量,投放白鰱魚種150kg,鯽魚魚種100kg。
6、定期進行水質檢測
曹楊環浜水質采樣固定點兩個,每月采樣一次,進行水質檢測。武漢中科水生環境公司08年3月水質監測數據顯示:溶解氧5.0,BOD5 3.8,CODMn4.9,COD16,氨氮NH3-N0.98,總磷P0.124,達到Ⅲ類水標準。
走近曹楊環浜,一片綠樹成蔭,郁郁蔥蔥,生機盎然,曹楊環浜“綠色項鏈”再展迷人風彩。
上海市水利管理處網址:http://www.shsl.org.cn/fore/announce_detail.aspx?id=46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