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8-04-23 00:00:00閱讀:2961
晉城市蒲公英環保小記者前來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參觀學習并進行采訪
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管理處相關內容報道全文:
2018年4月14-15日,晉城市蒲公英環保小記者一行99人分4隊前來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參觀學習并進行采訪,我管理處對參加活動的小記者和家長們表示歡迎,并安排了課件講解和現場參觀。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明確提出要“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習總書記指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我市開展環保小記者系列主題活動就是要大力倡導學生和家長身體力行參與環保、熱愛環保,實行低碳生活方式,引導大家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理念。
讓大家一起攜手,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為晉城市開創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來源: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管理處微信)
晉城市第八中學師生前來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參觀學習
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管理處相關內容報道全文:
2018年4月18日,晉城市第八中學校長苗祥記帶領初二年級師生前來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參觀學習。為了鍛煉學生意志并且增強他們的體質,全體師生于早晨7點從市內出發,步行4小時到達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在聽取了工作人員的講解后,苗校長和師生們同管理處主任李四團、副主任崔賓飛共同合影留念。
(來源:晉城市丹河人工濕地管理處微信)
走進丹河體驗環保
《太行日報》相關報道內容全文:
碧波蕩漾的水面讓學生們心曠神怡。
4月24日下午,城區王臺中學組織初一學生走進丹河濕地開展環保活動。
走出熙來攘往的鬧市,進入澤州縣金村鎮水北村,經過一段鄉間土路,便來到丹河人工濕地,這里水波蕩漾,綠映眼簾,蘆葦、香蒲郁郁蔥蔥、搖曳多姿,仿若到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世外桃園”。王臺中學后勤主任陳貴松說:“組織學生徒步來,也是倡導一種環保理念,同時,也讓他們通過徒步檢驗自己的體質,提醒他們在校園生活中加強體育鍛煉。”
師生們跟隨講解員漫步在濕地的水渠邊。入目處水清、草綠,蘆葦、香蒲等水生植物旺盛地生長著,岸邊還種植了挺水植物,水體內放養了很多魚類。在講解員的解說中,師生們了解到,丹河人工濕地是我市為了實現丹河流域水體污染防治和水環境長效維護而實施的一項生態治理工程,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濕地。
講解員詳細介紹了濕地的“工作”原理,學生們了解了濕地將“污水”變 “清流”的一系列過程:在這個日處理8萬立方米污染河水的人工濕地,香蒲、蘆葦、黃花鳶蒲等水生植物,既能夠吸附水體中的氮、磷元素,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又可以綠化環境。在他們眼前,河水穿村而過,清澈見底,河水魚蝦成群,白鷺、野鴨不時從清凌凌的河面掠過,周圍片片蘆葦綠樹倒映在水中。
王臺中學校長苗祥記告訴記者:“這次活動是學校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以環保為主題。我們一直認為,環保理念要從學生抓起,這次組織師生們參觀丹河人工濕地,就是讓他們有一個感性認識,共同珍惜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
(來源:《太行日報》2015年4月30日第5版)
鏈接:http://old.jcnews.com.cn/szbk/thrb/html/2015-04/30/content_7135950.htm
晉城市百名教師參觀體驗丹河人工濕地景觀
晉城市環保局-相關報道內容全文:
在6月5日第42個世界環保日來臨之際,晉城市組織近百名小學教師來到了丹河人工濕地,參觀體驗治理后的河道景觀。
丹河人工濕地是晉城市為了實現丹河流域水體污染防治和水環境長效維護而實施的一項生態治理工程,它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垂直流人工濕地。
在美麗的丹河濕地景觀前,講解員向老師們詳細介紹了濕地的“工作”原理,讓老師們了解了濕地將“污水”變“清流”的一系列過程。老師們邊聽邊拍照留念,紛紛表示一定要將環保知識帶進課堂。
采訪:晉城市城區鳳臺小學老師 牛永愛:今天我們也拍了很多資料,我要把這些都帶回去,把這些知識講給我的學生聽,讓他們了解這些,知道人工濕地,讓他們接受一次環保教育。
(來源:晉城市環境保護局)
鏈接:http://www.jchb.gov.cn/bdxw/9807.jhtml
鏈接:
我公司承建的晉城丹河人工濕地(2007-2013可研、設計、施工、運營)為丹河下游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工程。本項目工程規模為日處理水量10.5×104m3,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潛流人工濕地污水處理項目。工程用地中70%為河道灘涂地。工程建成后,丹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恢復,2012年獲得國家重點環保實用技術示范工程。2015年被評為“晉城新八景”之—丹水蘆語。治理后將丹河污水由一條污廢水河的水質穩定提升至IV類,出省段面達Ⅲ類。
治理前丹河流域存在的問題
治理后丹河表面流人工濕地
治理后丹河濕地全景圖